2023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縣級二十佳典型案例
婁底市冷水江市: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實現歷史性突破 “世界銻都”重現藍天白云
從1969年因工業建市到2009年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湖南省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冷水江市頂著“世界銻都”“江南煤海”“湖南有色之鄉”的光環沿著資源型工業城市發展道路鏗鏘有力地疾馳了40年。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環境保護工作也奮起直追,但大氣污染治理三個“先天不足”卻嚴重拖住了冷水江市在全省空氣環境質量考核排名進位的腳步,常年在后十位徘徊。首先,產業結構“先天不足”,工業結構性污染突出,既有鋼鐵行業又有火電、有色冶煉、化工、水泥、建材等重污染行業,污染類型為燃煤型污染,顆粒物、SO2、NOx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其次,城市布局“先天不足”,冷水江市先有企業后有城市,擁有300萬噸鋼/年,450萬噸材/年產能的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就位于中心城區,城在廠中、廠在城中,生產區居民區難以有效剝離。第三,城市地形“先天不足”,中心城區位于四面環山的馬蹄形盆地,污染物擴散條件相對較差。
冷水江市堅信勤能補拙,2018年起全面打響一場聲勢浩大的藍天保衛戰,開展工業企業窯爐深度治理、柴油貨車污染專項整治、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禁燃禁炮禁燒、揚塵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重點時段污染物精準管控等專項行動,立志在全省空氣環境質量考核中跳出后十位,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花心思出實策,夯實綠色根基
堅持統籌聯動,成立市長任組長的冷水江市藍天保衛戰工作專班,專班辦公室火力全開,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各鄉鎮街道落實各項工作,積極統籌協調。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召開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堅持規劃引領,印發實施《2023年冷水江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冷水江市“洞庭清波”提質見效常態化監督工作方案》《2023年冷水江市中心城區大氣環境嚴查嚴管嚴控工作方案》《2023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整治工作方案》《冷水江市大氣污染防治特護期執法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冷水江市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工作方案》等系列規范化文件,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市年度績效考核的重點指標。堅持高速高效,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各責任單位、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大氣污染監管微信群,建立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快速響應機制,大大提高了大氣污染監管效率。
冷水江市市委、市政府密集謀劃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大手筆出實招,擦亮生態底色
錨定“四個重點”。2023年,冷水江市以沖刺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為目標,以“夏季攻勢”工業窯爐治理、VOCs治理等任務為重點,強化源頭防控、系統治理,開展“守護藍天”系列專項行動,藍天保衛戰工作成效明顯。“夏季攻勢”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推進迅速。冷水江市9項“夏季攻勢”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均已完成。強管“四化”“五禁”。圍繞“建設工地揚塵治理、交通污染治理、燃煤油煙污染治理、工業廢氣治理”四大領域,采取決策科學化、責任網格化、管理精準化、防控立體化“四化”措施,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嚴格落實城區“禁炮”、企業“禁煤”、農村“禁燒”、交通“禁黃”、建筑“禁塵”五禁措施,織密織牢機動車尾氣、工業爐窯(燃煤鍋爐)廢氣、餐飲業油煙氣“三氣”防控網。組織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錯峰生產,華新水泥錯峰生產停窯152天。施行“一廠一策”。對冷鋼等6家重點企業開展大氣防治“一廠一策”調研,會診問題80余個并督促限期整改。冷鋼今年6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均已完成。華新水泥目前采用高精準脫硝(HSNCR)+大分級燃燒自研技術完成NOx深度治理,確保特護期NOx排放濃度低于50mg/m3,正在嘗試采用更加成熟的SCR脫硝技術對氮氧化物進行深度治理,宏發化工揮發性有機物完成LDAR檢查整治,九豐建材對固化、集棉工序開展低效率揮發性有機物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完成天寶實業螺栓車間冷鐓油揮發治理。交辦“二十三期通報”。市藍天辦發布《督查簡報》23期,交辦餐飲油煙、露天焚燒、道路揚塵、工地揚塵、汽車尾氣污染等方面問題950個,督促整改完成微信群日常巡查交辦問題942個。力行“四不兩直”。組織涉氣企業檢查185家次,對磚瓦行業、涉銻企業等工業窯爐重點排查,18個涉氣問題整改到位,立案查處涉氣違法行為12起。對90余個建設項目開展“三同時”檢查,責令改正涉氣問題5個,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起。成立夜間突擊檢查小組,不定期開展夜間突擊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交辦整改。對機動車檢測機構、M站進行巡檢,3家環保檢測站被責令停業整頓7天以上,其中1家被立案查處。除夕夜出動1100余人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冷水江市開展空氣監測以來春節歷史上首次沒有出現重污染天氣。探索“人防+技防”。重污染天氣期間,市生態環境分局和專家團隊加密會商,實時關注空氣質量數據,分析區域污染趨勢,提出針對性管控建議;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委托第三方開展150天顆粒物雷達掃描;建設空氣監測小微站12個,整合小微站、視頻監控、污染源在線監控等50余臺監測監控設備,搭建全市智慧環保監管系統,實時監測城區重點大氣污染源,實現24小時監測監管,提供詳細數據支撐,打造智慧“天眼”,科學精準治污。
婁底市副市長向乾勇帶隊以“四不兩直”方式到冷水江市調研
涉氣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高質量求發展,鞏固攻堅成果
經過共同奮戰,冷水江市城區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023年10月31日,城區空氣環境質量累計優良率94.4%,排名全省第63位、婁底市第1位;PM2.5累計濃度33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74位;6項污染物首次全部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根據省生環委辦10月份最新通報,冷水江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提升15.6%,提升幅度排全省第1位,人民群眾的環境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下階段,冷水江市將繼續“乘勝追擊”,全面做到“七個強化”,深入持久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協同減污降碳,統籌大氣污染防治與“雙碳”目標要求,優化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結構,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從源頭上減少大氣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化實施工程治理,深化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和提效升級,深入推進環改項目,全面完成水泥、鋼鐵行業年度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推進工業窯爐深度治理。強化燃燒源管控,加快統籌散煤治理,強化保障措施,有效解決生活面源污染問題;持續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加強秸稈等露天焚燒巡查;推動文明祭祀,開展祭祀燒紙源頭管控和聯防聯控。強化揚塵源管控。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加強道路掃保,推動建筑工地嚴格落實“6個百分百”揚塵管控措施,持續加強工業企業揚塵和無組織排放監管。強化移動源管控。加強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加強低排區聯合執法,加速老舊柴油貨車淘汰。強化精準治污。開展季節性污染防治,秋冬季聚焦PM2.5和重污染天氣,夏季聚焦臭氧防控,實施“冬病夏治”“夏病春治”“春秋共治”,堅持科學精準治污。強化嚴格執法監管。繼續加強涉氣企業執法檢查,全面排查整治各類大氣污染隱患和問題,推動多部門聯合,強化依法監管,嚴厲打擊各類大氣環境違法行為,讓藍天白云永駐足、人民群眾綻笑顏。
華新水泥三次風管改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