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骚b,天堂无码人妻精品av一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天天射久久

中國政府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 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 無障礙瀏覽|

2023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縣級二十佳典型案例
常德市漢壽縣:綜合整治沅南垸水環境 助推“洞庭碧水”攻堅行動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時間:2023-11-24 11:29   【字體:    

常德漢壽沅南垸位于洞庭湖西濱,沅水尾閭南岸,保護耕地面積38.61萬畝,人口27.68萬,一線大堤全長65.116km近年來,漢壽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納入今年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的沅南垸片區綜合治理為重點,探索實施農村改廁、河湖聯通、農村垃圾污染整治、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小微站點建設、電排排水管控等片區的綜合治理模式,片區水環境各項影響因子濃度穩步下降,下游蔣家嘴國控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總磷平均濃度0.048mg/L),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一、基本情況

漢壽縣沅南垸片區主要包括巖汪湖、滄港鎮、毛家灘鄉、聶家橋鄉,區域內水系發達,共有滑泥湖、青泥湖、堵口河、滄浪河等大小湖泊、河流10處及85條支渠,承擔整個沅南垸片區撇洪、供水、灌溉等多項任務。2020年沅南垸片區23個縣斷面水質10全年為Ⅴ類,主要影響因子為總磷及化學需氧量。為此,漢壽縣全面實施沅南垸片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通過生態溝渠建設及生態修復工程的有機結合,對現有沅南垸片區上游敏感區域直排散戶生活污水進行增設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對河道周邊緩沖帶進行生態完善,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流域生態容量、生態功能的服務能力。

二、主要措施

通過綜合整治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污染治理能力,消除Ⅴ類及以下水體,改善沅南垸片區水質、減輕沅南垸片區乃至沅江的污染負荷,有效提升沅南垸片區水環境容量。

(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集鎮污水處理廠下游、部分合適的灘涂區域建設人工濕地系統,進一步削減入河污染物濃度。對青泥湖、滑泥湖、滄浪河等區域建設1000處單戶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實施源頭截污。


單戶污水處理設施

(二)生態溝渠建設

對灘涂區域建設河道緩沖帶,凈化水體中污染物,削減污染物濃度,增強水體自凈能力。因地制宜建設10條高標準生態溝渠2225米。


 生態溝渠建設

(三)生態護岸

為了堤岸的安全、控制河勢變化、加強河道縱深沖刷以擴大泄洪能力、有效減低河道河水污染物濃度以及使得沅南垸片區流域縣考斷面水質長期穩定達標,對河道兩岸進行生態駁岸,建設4處共4070米生態護岸。


生態護坡建設

(四)人工濕地

沅南垸片區內流域范圍存在農村生活污水未經處理通過溝渠直接排入周邊連通水系,對沅南垸片區內流域水質構成威脅,因此,對環湖周邊敏感位置污水直排的散戶增設單戶人工濕地處理系統進行尾水處理,從源頭削減入河污染物濃度。建設2處人工濕地33.6畝。


人工濕地建設

(五)強化農村改廁

2019年以來,我縣共改廁50508戶,其中在沅南垸片區改廁18962戶。2023年建設四格式化糞池1300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3套,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農村四格式化糞池

(六)實施河湖聯通活水

2020年,漢壽縣投入3500萬元啟動了翻水口河湖連通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將沅南垸片區滄浪河與撇洪河實現了有效連通,實現了生態活水、生態補水、河湖水體大循環。通過實施滄浪河、撇洪河兩大水系河湖連通工程,撇洪河南洋嘴斷面水體基本穩定在Ⅱ類水質標準,安樂湖斷面水體基本穩定在Ⅲ類水質標準,達到了改善沅南垸片區水質,創建生態水系的基本目標。


河湖連通

(七)開展農村垃圾污染整治

近年來,全縣建成鄉鎮(街道)垃圾中轉站23個,設置垃圾收集點2689個,建設了漢壽縣垃圾發電廠,每天焚燒處理垃圾規模達到400/日,農村垃圾收集轉運按照“戶分類村收集營運商轉運縣集中處理”的統一方式進行,全縣21個鄉鎮街道的垃圾得到集中處理,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達100%。一方面,有效解決了過去“村收集、鎮處理”模式的弊端,扭轉了村民隨意焚燒垃圾,鄉鎮隨意堆放和填埋垃圾的局面,避免了轉運途中撒落造成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減輕了鄉鎮經濟上、工作上的壓力,實現了“城鄉一體統籌兼顧,清掃保潔全面覆蓋、收集轉運專業運作、處理方式集中統一經費保障合理分擔”的閉環管理。


農村垃圾中轉站

(八)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

2023年漢壽縣投資3253.64萬元12條農村黑臭水體進行整治,重點整治了由于長期以來周邊部分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和沿線農業面源污染,水體流動性差,原有生態系統破壞,導致溝渠底泥淤積,水體渾濁,水中污染物超標,氣溫較高時有臭味產生,對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惡劣影響的黑臭水體采取了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治理的措施開展整治任務。一是對納污范圍內的居民生活,根據住戶聚散程度和實地情況分別采取污水管網收集和分散式農村居民生活水治理方式,對生活污水進行收集、隔油隔渣池改造、三級凈化處理,并對三格式化糞池出水處增設小型人工濕地,通過對周邊生活污水整治降水體的污染負荷。二是對整治溝渠、水塘內底泥進行清挖,減少積累在表層底泥中的營養鹽,是減少內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三是對溝渠、水塘破損的堤岸進行修復,建設生態護岸工程,通過在溝渠和池塘種植水生植物,進行太陽能曝氣、水解酸化池和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生態浮島建設,利用生態植被與水利工程等措施相結合修復生態環境。整治完成后對整個沅南垸片區的水環境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成效

(九)小微監測站點建設

為協助省市水環境監測部門更全面了解我縣水環境質量狀況,及時調度我縣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確保蔣家嘴國控斷面持續穩定達到Ⅲ類水質。2020年以來,我縣在沅南垸片區外排電排口附近建設了6個水質自動監測微站。監測站建成后,定時發布水體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等主要因子濃度,為縣領導及水環境管理部門及時對超標排入的污染責任鄉鎮、企業進行預警預報,并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提供依據,確保水體水質穩定達標。


小微型水質自動監測

(十)嚴格電排排水管控

2020年開始,我縣制定了關于沅水及撇洪河流域機埠調度實施方案》,科學調度14座排入沅水、目平湖和排入撇洪河73座機埠的排污(漬)工作。由縣生環委辦牽頭統籌調度機埠站的開機時間、運行時段、停機時間、運行時長。枯水期適當提高起止排水位,充分發揮水體自凈功能,最大限度實現生態凈化。


排水機埠管控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治理措施的實施,我縣垸南垸片區23個監測點位的水環境質量從202015個Ⅳ類及以水體變為2023年的2個,水體優良率從34.8%上升到91.3%環境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在持續改善沅南垸片區水環境質量的同時,漢壽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統籌全縣水環境整治工作,基本實現了蔣家嘴國控斷面連續三年達到Ⅲ類水質標準,西洞庭湖水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

2023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縣級二十佳典型案例
常德市漢壽縣:綜合整治沅南垸水環境 助推“洞庭碧水”攻堅行動

3244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