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幫扶故事丨他能精準發現環境違法線索,鎖定證據
我的幫扶故事丨他能精準發現環境違法線索,鎖定證據
幫扶組車輛在鎮級公路上緩慢行駛,我們一車人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目不轉睛地盯著四周。
突然,我大叫一聲:“煙囪、煙囪!兩個煙囪,在冒黑煙!快點停下!倒回去!”我和“戰友”們迅速鎖定企業大氣排放口點位并趕赴現場檢查。
經查,企業現場環境混亂,觸目驚心!我們發現:
1.企業目前正在生產,年產30萬張建筑模板項目應當報批環境影響評價表,未依法報批環評,屬于建設項目未批先建;
2.企業僅辦理了排污許可登記,自行降級管理,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
3.企業利用鍋爐加熱導熱油,安裝了一臺額定功率1400KW的生物質鍋爐,鍋爐正在生產使用,燃燒廢氣通過廢氣排放口排放,廢氣處理設施水噴淋、布袋除塵、風機均未開啟(長期未啟用,設施銹跡斑斑),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
4.企業涂膠、熱壓工序涉及VOCs廢氣,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設施水噴淋和活性炭吸附未開啟(水噴淋水池無水,長期未啟用、設施銹跡斑斑),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
5.企業多邊鋸車間生產時產生大量粉塵,安裝了一套粉塵收集沉降設施,設施故障銹壞后,將切割粉塵不經過收集沉降設施,直接通過一根橫向管道外排空中,廠外地面大量粉塵堆積,有粉塵偷排行為。
“奮斗的路上沒有容易二字,堅持不懈才能贏得勝利”。能夠精準發現環境違法線索,鎖定證據,源于我多年以來的執法經驗,“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同時,我全面加強政治理論和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每日溫習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知識,一有空閑就抓緊時間學習。自2005年進入生態環境系統以來從未間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釋義》《水污染防治法釋義》《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釋義》……這些法規、書籍不是在我的手里,就是在我的包里。
在監督幫扶中,為求證問題的精準性,我通過翻閱資料、查看數據、攀爬高臺,向戰友請教、向專家請教、向書本請教,同企業交流溝通把脈會診、科學研判,牢牢把握幫扶思想,讓監督幫扶有成效、有力度、有溫度。并結合企業特點,積極向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現場宣講環保知識,精準發現問題所在,積極防范化解環境風險,提升企業守法意識、守規意識、守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