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暨綠色衛士下三湘活動走進莽山
??
??5月24日,由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中共郴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2024年湖南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場宣傳暨綠色衛士下三湘活動在郴州宜章莽山舉行。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向艷,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彭生智,宜章縣委書記張潤槐出席活動。
??此次的活動以“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為主題,通過現場觀摩、書籍發行、志愿服務、監測站掛牌等方式,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知識,提升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
??近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省各級有關部門履職盡責、通力協作,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3.1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6.87%,共記錄脊椎動物1077種,維管束植物6296種,今年初洞庭湖越冬水鳥達80種38.18萬只,洞庭湖江豚數量增加到160余頭、麋鹿達290余頭,繪就了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瀟湘生態畫卷。
??橫臥于南嶺山脈的莽山是湘粵邊界上的“綠色明珠”,占地近2萬公頃,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9.08%,是中國35個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區域之一。據了解,保護區內現有野生植物2404種,已記錄脊椎動物399種,集中了莽山烙鐵頭蛇、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云豹和林麝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宣傳展板、生動形象的宣傳片和活潑輕快的歌舞快板等向公眾展示了湖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南愿景。此外,綠色衛士志愿者們走進莽山自然博物館,為參觀者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生物多樣性講解。
??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湖南莽山站(森林)也在活動現場正式掛牌成立。該站將依托先進的監測設備,采用全方位、智能化的監測手段,對區域內各類生態問題、生態風險進行及時識別研判,不斷提升生態質量監督監測能力,為生態保護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態空間格局和雨熱同期、溫潤滋養的氣候條件,為湖南孕育出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向艷在活動現場倡議大家,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踐者、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推動者,攜手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南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