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對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1298號建議的答復
- 索引號:430S00/2023-052718
- 題裁分類:
- 發布機構: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 發文日期: 2023-05-22 10:59
- 主題分類:
- 主題詞:
- 名稱: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對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1298號建議的答復
余習瓊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取消春節禁止燃放煙花炮竹的建議 》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煙花爆竹燃放時會對大氣環境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其中的化學物質會發生一系列反應,釋放出大量的PM10、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各種金屬、廢金屬氧化物等,并產生大量煙塵顆粒物,對環境空氣質量造成污染,氣象條件不利情況下PM2.5濃度甚至超標至數十倍,造成嚴重污染。尤其是在全國禁限放政策全面實施前,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對空氣質量影響較大,比如:2017年除夕夜全國338個城市PM2.5平均小時濃度由18時的62微克/立方米上升到213微克/立方米,多個城市空氣質量快速轉差兩到三個級別,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未實施禁限放措施的城市除夕夜間PM2.5小時濃度快速上升,PM2.5小時峰值濃度較18時分別增高8.7倍、6.3倍和4.4倍;而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實施禁放限放措施并且落實到位的城市在除夕夜間PM2.5濃度均未出現明顯上升現象,PM2.5平均濃度與本地未實施禁限放政策的年度同期分別下降90%、78%和77%。
歷史監測數據表明,每年春節期間集中燃放煙花爆竹都會引發重污染天氣。2022年除夕至初一期間,全國29個城市PM2.5重度污染,9個嚴重污染,與前一日相比,重度污染、嚴重污染級別城市數量分別增加14個和7個,煙花爆竹燃放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明顯。
我省2023年受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除夕至初一全省產生7天重污染,10天中度污染,9天輕度污染。該時段PM2.5濃度比全省當月均值高64微克/立方米,較去年春節同期(75μg/m3)上升70.7%。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總時長達175小時(嚴重污染總時長達22個小時),較去年春節同期(21小時)增加154小時,增長733%。受煙花爆竹影響集中的時段(1月21日除夕17:00 至次日2:00),全省PM2.5濃度顯著上升,14個市州上升幅度同比基準時段上升1.7-13.4倍。醴陵最大小時濃度值達到508微克/立方米,是重度污染的3.4倍,嚴重污染的2.0倍。瀏陽最大小時濃度值達到765微克/立方米,是重度污染的5.1倍,嚴重污染的3.1倍,與瀏陽官媒宣傳的“昨夜滿城煙花過后,瀏陽天空依舊湛藍”差距甚大。
二、“禁”與“放”是對地方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驗,應變而不變,該優化而不優化,就難免會被動,而如果不該調整而調整,同樣容易被動,關鍵在于如何在情與理中找到環保安全和尊重民俗之間的平衡。“禁放”與“限放”之間,反映了中國社會法律和民俗相互博弈的格局,在一些立法前經過了充分論證和調研的城市里,禁放規定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同時應當鼓勵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生產安全環保的煙花產品,相關部門對上市煙花爆竹做全流程追溯管理,對不同地區可燃放的煙花爆竹做規格、藥量限制規定。同時,做好宣傳教育以及消防安全、環境衛生等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消除隱患。
三、外省煙花爆竹管理有關情況
據統計,全國31個省會城市有22個城市特定區域(中心城區)實行全年全時段煙花爆竹禁限放政策,包括:北京、天津、長春、西安、上海、廣州、南京、杭州、鄭州、濟南、武漢、成都、重慶、南昌、石家莊、沈陽、太原、合肥、呼和浩特、西寧、銀川、拉薩。其余9個城市(包括長沙市)為除限制時段外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因此,對煙花爆竹禁令的修訂,須結合當地環境容量等實際情況科學循序漸進。當前,將禁放政策調整為禁限放政策,沿著法治軌道在各方訴求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同時,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比煙花爆竹禁令存廢更關鍵的是禁令執行,如果煙花爆竹禁令仍存,則應不打折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究,倘若禁令廢止,則應還人們燃放煙花爆竹“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自由。
感謝您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