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索引號:430S00/2025-021809
- 發布機構: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 發文日期: 2025-01-27 14:54
- 名稱: 202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以下簡稱“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編制,由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六個部分組成。
一、總體情況
2024年,湖南省生態環境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牢記“守護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綠水、藍天凈土”,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省委全會、省生環委全會精神,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推進美麗湖南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一)政府主動信息公開。公布規范性文件。發布《湖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修訂版)》《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科技創新“揭榜掛帥”項目管理辦法》《湖南省生態環境科普和教育基地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公布配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信息和省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信息。中央環保督察進駐湖南期間,公開邊督邊改信息33批,公開省級督察轉辦群眾信訪件20批和14個典型案例。公布生態環境質量信息。實時發布地級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自動站監測數據;每周發布湖南省環境空氣質量預報;每月發布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地表水水質排名。公布生態環境管理情況。公布64篇美麗湖南和“夏季攻勢”典型案例。公開8批生態環境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公開7起投訴舉報典型案例。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受理、審查、審批全過程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通過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向社會公開排污許可證和排污登記信息。公布《工業爐窯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3082-2024》等標準3項。
(二)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認真貫徹執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依申請公開規定,依法依規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件,并堅持人民至上原則,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2024年共辦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82件,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辦理答復。從申請途徑看,主要通過省生態環境廳網站在線申請;從申請內容看,主要是申請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生態環境統計數據等政府信息。妥善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件,全省系統生態環境領域復議糾錯率在全省20個行政管理領域中最低,廳機關連續多年保持“零敗訴”,樹牢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行政良好形象。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對廣泛涉及社會公眾的重要生態環境政策,公開征求意見。統一發布并動態更新我廳制定的文件。共發布13件規范性文件。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確定55個規范性文件有效。
(四)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情況。充分利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國家和我省的相關政策,傳遞黨和政府的權威聲音。廳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通過媒體傳播,解讀最新政策;通過一圖讀懂、短視頻、動畫等多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政策解讀;利用“湖南生態環境”視頻號,制作發布科普短視頻,向公眾普及生態環保知識;及時回復網站公眾咨詢和政務新媒體后臺留言,解答公眾疑問。積極推動了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全年在門戶網站發布信息2975條,發布解讀類信息25條。專題專欄新開設1個,維護數量16個。辦結網上咨詢607件,征集調查7期,收到意見154條,在線訪談3期。微博發布信息2745條,微信發布信息2707條。
(五)監督保障情況。根據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指標體系,對網站管理相關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做好網站內容審核發布、欄目調整及日常運維等工作,確保網站的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及時傳達國家和我省的相關政策,及時發布各項環保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等,完成多個欄目的增減與優化工作,如開設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專題專欄、新增“生態環境專家庫”外部鏈接,做到定期更新、及時發布。定期開展網站巡檢,結合省政府辦公廳通報的相關問題,召開會議部署整改任務,調度整改情況,及時落實整改。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是部分主動公開目錄內容仍然存在內容不全面,閱讀體驗感不強、效率不高等問題。二是部分政策存在形式化解讀問題,未能站好群眾立場找準解讀重點和合理形式。三是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仍需要進一步提升質量。下一步,進一步健全主動公開事項目錄制度,逐項明確公開主體、方式、渠道、責任等要素,形成主動公開事項目錄。積極采用召開新聞發布會、撰寫解讀文章、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加強政策解讀。拓展和優化政務新媒體、政務公開欄等渠道,提高政務公開的便捷性和覆蓋面?。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