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典型案例(七)
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典型案例(七)
武陵源天子山核心景區江務峪野豬林
河道生態破壞問題敷衍整改
根據群眾舉報,2020年9月19日,湖南省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天子山核心景區泗南峪社區江務峪野豬林河道生態破壞問題進行調查,現場發現河道中間和河岸部分林地被毀,小溪道變成大河道,河道內千瘡百孔、觸目驚心,生態破壞異常嚴重;武陵源區及其相關職能部門監管不力,對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敷衍整改。
一、基本情況
經詢問當地群眾,當地村民自建房屋在野豬林挖沙采石多年來一直存在。2016年6月開始,泗南峪社區熊某與廖家臺組簽訂河灘挖沙采石承包協議,在未辦理任何手續的情況下,長期較大規模非法采石制砂。2018年初,同社區居民吳某入股,毀林采石日益猖獗,生態破壞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挖沙采石行為歷經2017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2018年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和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直到2020年1月仍有開采行為。2020年2月18日,張家界市森林公安局對此生態破壞行為予以刑事立案。經調閱有關資料,挖沙采石非法占用林地面積達4.3881公頃。
泗南峪非法占用農用地(林地)現場平面示意圖
二、存在的問題
(一)涉事人員長期違法生產,拒絕整改。熊某和吳某對武陵源區相關職能部門監管指出的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無動于衷、虛假整改,檢查來時,停工停產,平整好河灘,檢查組一走,繼續違法生產,導致生態破壞進一步加劇。當事人吳某丈夫在《關于天子山沙石堤坎里挖沙采石成因的說明》中寫道“2019年9月,華新水泥廠與熊某簽定沙石供應協議,希望能從此河灘上采用原材料………”,顯示當時熊某仍有長期開采的主觀愿望。
2020年9月19日拍攝 被毀的河道,仍有挖機在現場
(二)部門監管流于形式,導致違法行為持續多年。2019年3月19日,熊某在江務峪灘地開挖魚塘時,區水利局執法人員現場發現并立即制止,要求五日內予以平整修復,但對于附近河道毀壞情況只字未提。截至2020年2月5日群眾再次舉報前,區林業、自然資源部門對破壞林地、非法取石行為仍未按相關規定和要求采取任何措施,監管流于形式,導致違法行為持續多年。
2020年9月19日拍攝 河道中間的樹木
(三)平時不作為,督察指出問題后仍置若罔聞。2018年4月23日,武陵源區河長辦向市河長辦回復顯示,當事人熊某通過說明教育,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已于2018年4月19日自行將挖沙取石的挖機搬離現場。但經過2018年8月的省級環保督察和2018年11月的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且兩次督察均指出張家界市部分縣區違規采石制砂問題后,武陵源區人民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不能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對轄區內非法采石行為不能主動作為、鞏固治理成果,導致熊某和吳某的違法生產行為死灰復燃、長期持續,生態破壞進一步加劇。
(四)省級環保督察虛假整改,敷衍應對。2018年8月,湖南省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給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反饋省級環保督察意見時指出“采石制砂無序,生態破壞問題突出”。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整改方案明確提出“加強采石制砂監管,組織全市采石制砂項目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開采,整頓行業秩序,對關停砂廠進行生態復綠。立足生態環境保護,合理布局、科學編制轄區內采石制砂規劃。嚴格行業準入,加強項目許可和審批監管”的工作目標,并于2019年12月10日上報完成“開展采石制砂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開采,整頓行業秩序”整改措施。但是該問題長期存在,卻未納入整治范圍。
三、原因分析
武陵源區委、區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對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思想不重視,整改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整改措施不嚴不實。武陵源自然資源、水利、林業等相關職能部門監管責任不落實,涉事的亂開亂采者無林地使用手續、無采礦手續、無安全生產手續,卻歷經多次督察和集中整治行動后仍能照常非法生產,充分說明日常監管流于形式,且對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虛假整改、敷衍應對,是典型的不作為。
督察組將根據“回頭看”有關工作要求,進一步核實情況,查清問題,對在督察整改工作中存在失職失責行為的,將督促張家界市依法依規查處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