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新規出臺!關注這場新聞發布會→
- 索引號:430S00/2025-019937
- 發布機構: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 發文日期: 2025-01-10 09:32
- 名稱: 秸稈新規出臺!關注這場新聞發布會→
1月9日下午15:00,湖南省人大常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進行發布。
參加本場發布會的嘉賓: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志軍先生,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胡雪清先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盛才先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正廳長級)歐陽彪先生。發布會由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言人張揚軍主持。
以下為發布會部分記者提問實錄。
紅網:《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謝謝。
羅志軍:湖南省作為農業大省,擁有豐富的秸稈資源,年產生秸稈量巨大。長期以來,秸稈的低效處理和露天焚燒既浪費了寶貴的農業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逗鲜〗斩捑C合利用若干規定》的出臺,是我省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具體行動,對于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而言,《規定》明確了秸稈綜合利用的五種主要方式,包括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這為我省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明確的技術路徑和政策支持。同時,通過明確政府及部門職責,建立健全秸稈綜合利用部門協調機制,推動建設秸稈收集、儲存、運輸、利用體系,實現秸稈綜合利用比例達到國家規定目標,并且逐步提高。
除此之外,《規定》的實施將直接影響我省農業生產者和相關企業。在《規定》中,明確鼓勵農業生產者和企業采用先進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提升秸稈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通過規范秸稈露天焚燒,減少大氣污染。此外,《規定》的實施還將促進相關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綜上所述,《規定》的出臺,不僅是對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的積極響應,也是我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具體實踐?!兑幎ā窂暮暧^、中觀、微觀多個層面,為推動我省農業向綠色、高效、循環的方向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省人大融媒體:我省秸稈綜合利用的現狀是怎樣的?目前的工作基礎如何?高值化利用的途徑有哪些?
歐陽彪:感謝記者的提問。
我省農作物種植面積9540萬畝左右,秸稈年產生量3685萬噸、可收集量2747萬噸、利用量2443萬噸,水稻、油菜、玉米三大作物產生的秸稈占總量的90%以上。自2019年以來,累計爭取中央專項資金5.43億元,在66個縣市區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78個,建設秸稈收儲網點647個,培育市場主體1094家,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18年83%提升到2023年88.9%。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秸稈“五化”高值化利用路徑。
肥料化利用方面,引導推行秸稈低茬收割、粉碎還田、深翻覆蓋還田沃土技術模式,實現了降低利用成本、增強土壤肥力的“雙贏”。
能源化利用方面,培育了通過生物發酵生產天然氣的衡陽銘昇環保公司,年處理秸稈5.48萬噸,年產天然氣745萬立方米;培育了通過生物質發電的桃江嵩輝竹木科技公司,年利用秸稈近2萬噸、發電8500萬千瓦小時。
飼料化利用方面,培育了以南縣牧興公司為代表的飼料化生產企業,年回收稻草秸稈2.5萬噸、獲利近500萬元,帶動當地集體經濟發展。
基料化利用方面,湘潭縣推廣稻菇輪作1萬畝,開發出“10畝秸稈種1畝菇”的模式,帶動全縣4000戶增收,被評為全國產業扶貧典型案例;寧鄉峻農農業公司開發秸稈作為育秧盤,僅此一項就可處理1萬畝水稻秸稈、解決10萬畝大田的塑料秧盤回收問題。
原料化利用方面,常德西湖管理區洞庭芯科技公司開發利用秸稈生產防火板材,瀏陽市雙豐農業開發秸稈制作煙花底座,會同縣卓琳稻草工藝公司開發秸稈加工成工藝品行銷海內外。
以上實踐證明,“秸稈利用、大有可為”。
湖南教育電視臺:《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在制度設計上聚焦哪些重點內容?
胡雪清: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逗鲜〗斩捑C合利用若干規定》在制度設計上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務實管用,重點規范了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責。規定省人民政府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焚燒管理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編制全省秸稈綜合利用中長期規劃,市、縣級人民政府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制定實施方案。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露天焚燒秸稈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支持舉措。明確農作物的秸稈主要按照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方式進行利用??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秸稈綜合利用部門協調機制,支持開展秸稈收儲網點建設,推動建設收集、儲存、運輸、利用體系,暢通全鏈條秸稈綜合利用,利用率達到國家目標并逐步提高。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將秸稈低茬收割、還田利用等成熟實用技術列入農業技術推廣目錄并予以推廣。對秸稈綜合利用以及收集、儲存、運輸、利用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給予獎勵和補助。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對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落實稅收減免、電價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等具體舉措。
三是加強露天焚燒秸稈的管理。明確省政府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和機構科學合理劃定禁燒區,縣級政府結合本行政區域實際具體細化禁燒范圍并向社會公告。非禁燒區露天焚燒秸稈總的要求是,落實市級政府統籌、縣級政府負總責、鄉級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抓落實。法規還明確了市縣鄉三級政府和村(居)民委員會的露天焚燒管理職責以及村(居)民的義務,規定了露天焚燒秸稈的具體要求。
三湘都市報:秸稈綜合利用涉及面廣、管理對象眾多,《規定》頒布實施后,農業農村部門將如何組織做好貫徹落實工作?
歐陽彪:秸稈綜合利用和焚燒管理備受社會關注,《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的頒布實施,從法制層面解決了綜合利用支持政策不足和“一禁了之”的問題。
農業農村部門作為“秸稈綜合利用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將協同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金融、國家電網等部門,研究出臺《湖南省關于支持秸稈綜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重點謀劃和布局一批秸稈重點縣,配套出臺信貸、稅收、用電、用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和資金獎補辦法,重點支持從“收、儲、用、技、導、宣”六個方面抓好秸稈綜合利用。
一是“收”的方面,主要支持重點縣開展低茬收割、粉碎還田、深翻覆蓋等還田利用。
二是“儲”的方面,支持重點縣新建和改擴建一批秸稈收儲點,構建重點片區有加工主體,重點縣鄉有收儲中心、重點村有收儲網點的收儲運體系。
三是“用”的方面,重點支持秸稈飼料化利用、生物質發電等市場主體發展,對年利用秸稈量大的主體擇優給予獎補。
四是“技”的方面,加大秸稈快速腐熟還田、纖維化等高效利用技術攻關,并組織開展相應環節的配套農機設備研發和推廣。
五是“導”的方面,適時組織推介有經濟效益的產業化利用模式,引導企業、種植經營主體推廣利用。
六是“宣”的方面,主要是加大對出臺的《規定》宣傳,正確解答相關政策,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良好氛圍。
紅網:根據《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秸稈露天焚燒的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請問生態環境部門將如何落實該項職責?
王盛才:感謝您的提問。秸稈露天焚燒屬于野外用火,不僅會造成大氣環境污染,還會引起交通事故、火災等。研究表明,秸稈在焚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懸浮顆粒物和一些有機烴類等有毒有害物質,影響大氣環境,損害人體健康。我省地形特點為三面環山的馬蹄形,糧食主產區位于洞庭湖平原,秋冬季主導風向又為北風,秸稈露天焚燒對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為明顯。如去年10月12日至13日,全省因不利氣象條件、外來輸入、疊加本地秸稈焚燒發生一輪自北向南波及10個城市的重污染過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焚燒管理工作,將其作為2025-2029年大氣污染防治五個標志性戰役之一;省人大專門立法,加強了法律保障。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人大的監督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若干規定》,以綜合利用為根本,依法履職、多措并舉,扎實做好秸稈露天焚燒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助力實現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指導監督。根據本規定,生態環境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秸稈露天焚燒履行指導和監督管理職責。為壓實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嚴格貫徹本規定的法定職責,我們將依托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督促市縣人民政府全面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力度,統籌建立協調機制,細化禁燒范圍、明確管控要求;督促市縣黨委、政府履行秸稈綜合利用和露天焚燒管控的領導責任,督導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落實綜合利用和焚燒管控的各項工作職責,有效防范因秸稈露天焚燒引發的重污染天氣,構建“以用促禁、禁用結合”的新格局。
二是加強監測評估。在大氣污染防治特護期、早(晚)稻收割期等重點時段,我們將會同氣象部門加密開展環境氣象會商,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強化預測預報,及時評估秸稈露天焚燒管控效果,做好復盤分析,指導各地做好工作。充分發揮科技賦能,依托衛星遙感和鐵塔視聯平臺,及時向地方推送、交辦涉嫌違法露天焚燒火點信息,督促及時處置、及時整改。
三是積極宣傳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保護生態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人人有責,人人共享。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科學引導人民群眾轉變觀念,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要帶頭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建設美麗湖南做出應有的貢獻。
點擊查看:《湖南省秸稈綜合利用若干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