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線一單”成果落地應用展示】湖南江華縣全力打造“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圍繞建設“馬達之城,小家電之鄉”的產業發展定位,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嚴把環境準入關,通過以商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用好用活抱團入湘相關政策,積極做好“三線一單”服務,加速現有電機電器產業的鏈化延伸、補缺、升級,引導電機電器產業集聚。隨著電機產業特色園中園的蓬勃發展,該縣形成了以“新材料”為主導產業,電機產業為特色產業的“一縣一主導一特色”發展局面。
堅持環境優先,打造特色產業
2020年以來,江華縣電機產業項目呈現“抱團式落地,聯盟式入駐、鏈條式發展”態勢,現已建成了長錦成電器產業園、龍德晟機電產業園、瓏寶電機產業園等三個電機產業特色園中園。
目前,江華電機產業鏈共有企業53家,其中規模企業26家,電器企業10家,并成立了電機電器行業協會,形成了電機制造產業鏈,80%的零配件實現本地生產,可年產馬達3億只,2020年實現總產值32億元,年稅收4800萬元,安排就業5000人。正在洽談的小家電項目有10余家,這些企業落地后將進一步完善電機產業鏈,拓展電機產業領域,推進電機產業綠色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該縣電機電器企業化危為機,逆勢上揚,訂單激增,龍頭企業豐輝電機的月產值平均增幅超過40%。根據初步測算,3年內江華縣電機產值將達到300億元,可建成湖南省最具潛力的電機電器生產基地。
嚴把環境入口,延伸產業鏈條
圍繞電機產業鏈,堅持“規模工業進園區、小微企業進鄉村”的產業發展模式,江華縣緊緊抓住沿海電機企業急需轉移外遷發展的機遇,大力引進電機電器及配套企業,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引導規模企業轉型升級,總部入駐園區,車間辦到鄉村,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降低用工用地成本的同時,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一舉帶動2000多個貧困家庭脫貧致富,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實現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今年以來,江華縣集中簽約引進的31個工業項目中,電機企業就有19個,合同引資13.91億元,占比達到61%,當前洽談還有揚子電器等10多個小家電企業,各類電機電器企業紛至沓來,呈現“抱團式落地,聯盟式入駐、鏈條式發展”態勢,“馬達+小家電”產業鏈體系日益完備,后勁十足。
踐行“母親式”服務,優化發展環境
江華縣以“情感上暖心、措施上用心、機制上順心、政商關系上公心”的“母親式”服務全方位、全過程鍛造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始終做到靠前服務、主動服務、延伸服務、全程服務,為電機電器企業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在辦理“三線一單”等環保相關審批手續時,一般在7天內可完成代辦,交到企業手中。
江華縣還大力優化項目落地流程,積極推行“簽約即搬遷、入駐即投產,投產即建設,建成即達產”的并行發展模式,根據與電機電器企業簽訂的招商協議,園區先為企業提供臨時過渡廠房和配套公租房,企業同步投資建設廠房,達到約定營收入后給予租金設備補貼,確保了企業邊簽約、邊生產、邊建設、邊轉移、邊升級,實現了企業投資有多快、服務就有多快、辦理審批就有多快,讓企業足不出園辦成事,為推進產業強縣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來,該縣招商引進的電機產業項目從簽約到投產,通過標準產房臨時過渡的方式,通常都是在兩個月內完成,最快的在1個月內完成。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助推產業發展
江華縣實施“三線一單”工作以來,“三線一單”為江華高新區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為園區空間規劃、產業政策、項目發展提供了“綠色標尺”,為園區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一是重規劃,引領“三線一單”落實落地。遵循“保護優先、合理開發”的原則,園區項目從規劃和政策引領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思路更加清晰,促進了“三線一單”工作的落實落地,確保環境不受污染,企業安心發展。
二是嚴準入,保持園區生態環境良好。嚴格實施“三線一單”工作,嚴把環境準入關口,從源頭把好守護生態環境的第一道“關卡”,確保新增項目實施后環境質量不下降、不惡化,保持了園區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是優結構,實現經濟、環境、社會多贏。永州市生態環境局江華分局和江華高新區堅守“三線一單”,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通過源頭治理,優化結構,引導重點產業集群化、鏈條化、差異化發展,推進產業升級與綠色轉型協同開展,保證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實現經濟發展、環境優美、社會穩定多贏。.
園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江華高新區以“三線一單”助推產業發展,持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園區全面禁燃效果顯著,渣土調運管理規范有序,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園區內沒有發生一般及以上環境污染事件。
服務企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以一流服務創一流營商環境,形成了親商敬商助商的親、清政商關系,注重從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經過的每一道環節、從開工建設到投產經營碰到的每一道難題入手,對外來投資企業實施精準幫扶,嚴格按照“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嚴把環境入口,把企業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把客商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主動對接相關部門,一改過去先引進項目后環評審批的做法,變為準備引進項目前參與聯合會審,讓積極、主動、無私的“母親式”服務,成為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生產、專心經營的堅強保證,增強了園區的發展軟實力,保證了園區的優美環境。
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通過“母親式”服務,主動上門到企業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把“三線一單”的工作要求及代辦流程等講深講透,讓企業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企業,環境也是經濟效益”的觀念,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主動增加環保投入。同時,通過“母親式”服務,為提高企業的環境管理和工作水平,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環保技術支撐,為經濟、社會、環境、資源良性循環和園區協調、綠色發展作出貢獻。